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一顆美麗的行星,凡 是用望遠鏡看過土星的人,無不驚嘆不已。土星 公轉軌道半徑為14億千米,沖日時最大亮度為 0.4星等。土星那橘色的表面,漂浮著明暗相間 的彩雲,配以赤道面上那發出柔和光輝的光環, 遠遠望去真像個戴著頂大沿遮陽帽的女郎。 速,赤道凸出成為一個扁球體,赤道半徑要比兩 極半徑大6000多千米。土星公轉週期為29.5年 ,約合二十八宿之數,每年鎮一宿,故古時我國 又稱其為"鎮星"。土星長期被當作太陽系的邊界 ,直到1781年發現天王星以後,太陽系才得以 擴大。土星運動遲緩,人們便將它看作時間和命 運之神的象徵。羅馬神話中稱其為薩圖努斯神, 即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,他是神王宙斯之父, 是在推翻父親之後登上天神寶座的。無論東方還 是西方,都把土星與農業聯系在一起。在天文學 中的符號,像是一把主宰農業的大鐮刀。 。其直徑約12萬千米,是地球的9.5倍﹔體積是 地球的730倍。但它的平均密度卻比水還要小, 僅有0.7克/立方釐米。假如將土星放入水中,它 會浮在水面上。 的核。核的外面是5000千米厚的冰層和金屬氫 組成的殼層。再外面也像木星一樣被色彩斑斕的 雲帶包圍著。這些彩色的雲帶主要由氫、氦以及 甲烷等組成。如果說木星大氣運動多變,那麼土 星大氣運動就顯得平靜、單純而快速。土星表面 的噴射流,速度最快時可高達400米/秒以上。可 真正的土星表面是看不到的,我們看到的只是雲 頂 ,其溫度低於-200℃。 長8000千米,寬6000千米,比木星的小許多。 可能是由於土星大氣中上升氣流重新落入雲層時 引起擾動和旋轉而形成的。
|
土星最讓人著迷的便是美麗的土星環。 ,發現土星有兩個"耳朵"。他誤認為土星可能是 由一大二小三個天體組成,懷疑這兩耳朵是兩顆 衛星。但他一直不敢將觀察結果發表,其原因 是"衛星"並沒有繞土星公轉,似乎永遠停留不動 。而更令他驚奇的是那兩顆"衛星"兩年後竟然失 蹤,三年後又重新出現。 ChristiaanHuygens)用更大更好的望遠鏡進行觀 測,才揭開了這個謎。原來那兩顆"衛星"是與土 星不相連接、環繞在土星赤道面上的光環。這光 環由無數形狀、大小不等,直徑在7.6釐米∼9米 之間的冰塊組成,以很快的速度圍繞土星運轉, 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各種顏色。光環的直徑 達27萬千米,厚度為10千米左右,自東向西自 轉。1675年,義大利天文學家凱西尼( GiovanniDomenicoCassini)發現光環中有一圈空 隙,這就是著名的凱西尼環縫。 到20世紀80年代初,至少3個探測器對土星"走馬 觀花",發現環的結構極為復雜。 分為7層。距土星最近的是D環,亮度最暗﹔其次 是C環,透明度最高﹔B環最亮﹔最後是A環。在 A環和B環之間就是著名的凱西尼環縫,縫寬約 5000千米。在A環之外有E、F、G三個環,最外層 的是E環,十分稀薄和寬廣。 照片送回後,科學家們非常吃驚:原來每一層又 可細分成上千條大大小小的小環,即使被認為空 無一物的凱西尼縫也存在幾條小環。在照片中可 見到F環有5條小環相互纏繞在一起。土星環的整 體形狀類似一張巨大的密紋唱片,從土星的雲頂 一直延伸到32萬千米遠的地方。光環的顏色遠看 是紅棕色,其實每層都稍有不同,C環是藍色, B環內層為橙色,外層為綠色,A環為紫色,凱西 尼縫是藍色的。 |
![]() |
![]() |
土星環
|
1979年開始,探測器不斷發現新衛星,使土衛迅 速增多到23顆。土衛形態各異,天文學家對它們 有著極大的興趣。 130千米的大隕坑。 土衛二表面覆蓋著厚厚冰層,一半地區是荒 涼的平原,另一半則坎坷不平。科學家認為它可 能同木衛一一樣具有火山活動。 米的裂縫和一直徑約400千米、深16千米的撞擊 坑。 。在它的軌道上還有伴星土衛四B,它超前土衛 四60°,位於土衛四與土星的引力平衡點上。而 在土衛四B附近還有顆更小的伴星。 ,類似月球和水星。土衛六Titan是人類發現的 第一顆土星衛星 土衛八Iapetus一面很亮,另一 面很暗,是個"陰陽臉"。 大同小異,就不一一介紹了。 |
![]() |
![]() |
土星衛星1
|
土星衛星2
|
![]() |
![]() |
土星衛星3
|
土星衛星4
|
![]() |
![]() |
土星衛星5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