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航天:衛星及火箭


30多年來,我國共研製發射了15種類型、51顆人造地球衛星,成功率達90%以上,初步形成了4個衛星系列——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、“東方紅”通信廣播衛星系列、“風雲”氣象衛星系列和“實踐”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,“資源”地球資源衛星系列和“北斗”導航定位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。

科學實驗衛星

東方紅一號
首次發射:1970年4月24日
運載火箭:長征一號
重量:173公斤
中國首顆人造衛星,播放《東方紅》樂曲。


實踐一號

首次發射:1971年3月3日
運載火箭:長征一號
重量:221公斤
用作空間物理探測,進行熱控制技術及太陽能電池試驗。

實踐二號
首次發射:1981年9月19日
運載火箭:風暴一號
重量:250公斤
一箭三星之一,進行新技術及空間物理探測試驗。

實踐二號甲
首次發射:1981年9月19日
運載火箭:風暴一號
重量:250公斤
中國首次一箭三星(一火箭帶動三衛星)中的一顆衛星,進行空間物理探測實驗。

通信衛星

東方紅二號
首次發射:1986年2月1日
運載火箭:風暴一號
重量:900公斤
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。其後再發射四顆形狀相近的東方紅二號甲

氣象衛星

風雲一號
首次發射:1988年9月6日
運載火箭:長征四號
重量:825公斤
中國首顆氣象衛星;中國是第三個成功研製並發射與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。

風雲二號
首次發射:1997年6月10日
運載火箭:長征三號
重量:600公斤
中國製造的第二代氣象衛星,負責監測中國及附近地區天氣變化,提供可見光,紅外線和水氣雲圖。
返回式遙感衛星

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
首次發射:1975年11月26日
運載火箭:長征二號
重量:1,790公斤
用作對地觀測,運行三天後按計劃返回地面。

火箭

長征一號
首次發射:1970.4.24
全長:29.9 米
起飛重量:80,500公斤
有效載荷能力:300 公斤
載荷軌道:近地軌道

長征二號
首次發射:1974.11.5
全長:32 米
起飛重量:190,000公斤
有效載荷能力:1,800 公斤
載荷軌道:近地軌道

長征三號
首次發射:1984.1.29
全長:43.3 米
起飛重量:204,000 公斤
有效載荷能力:1,500 公斤
載荷軌道:地球同步轉移軌道

長征四號甲
首次發射:1988.9.6
全長:41.9 米
起飛重量:249,000 公斤
有效載荷能力:1,250 公斤
載荷軌道:太陽同步軌道

風暴一號
首次發射:1975.7.26
全長:32.6 米
起飛重量:191,000 公斤
有效載荷能力:1,500 公斤
載荷軌道:近地軌道